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从数据看我国翻译服务业现状

发布时间:2016-02-24 08:55:14 来源: 作者: 阅读次数:0
 

        翻译服务行业在中国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那么发展至今,翻译业现状如何呢?一起来看一下以下几组数据:
  64%的翻译服务企业中译外业务占业务总量一半以上,其中13%高达80%以上。
  行外人看这个数字肯定没什么感觉,但只要是在本地化行业待过的人,就能马上感觉到其中所包含的问题。在国际语言服务行业中,所有对翻译人员的第一要求,也是能做出合格的翻译的第一前提条件,就是要使用母语是目标语言的译员!也就是说,这个行业认为,只有母语是目标语言的译员(或第二语言能力相当于母语的译员),才有可能将源语言的文本通顺流畅地转换成目标语言的翻译。但国内翻译公司竟然有64%在做中译外业务,这些公司中能有多大比例的业务使用国外译员或合格译员,我深表怀疑。我见过各种各样的Chinglish翻译,从企业的样本到政府的招商公告,甚至是路牌、招贴、网站,也比比皆是。前段时间,有位翻译人士曾吐槽,说西南某市旅游指南全部是Chinglish,对此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文章来纠错。但就像政府做的所有事情一样,只要做过了就是功绩,不会有人跟你纠结这些细节,翻译不好有什么,又死不了人。我相信此类情况普遍存在。真不知道这些做中译外的机构或实体做这些翻译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他们所说的信息沟通,这些劣质翻译又能起什么作用?
  翻译兼职化,高达61%的企业将一半以上的翻译业务交由兼职翻译人员完成。
  事实上,这是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要命的是,国内的兼职翻译人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市场的需求。笔者所在的公司每天都能收到上百封求职兼职翻译的邮件——许多人认为懂外语就能做翻译,但其实这些简历中可以真正发测试稿的寥寥无几,更不要提最后通过测试可以做翻译的了。许多要翻译的稿件就这样草率地发给在校学生或者白天上班晚上熬夜的兼职译员,在没有任何质控措施的情况下就发给客户。
  20.83%涉及“语言服务人才”培训业务。
  相信只要想认认真真做好翻译这个事情的公司都会需要内部培训,因为国内竟然没有一个有公信力的资格认证!国内相对官方的一个认证是 CATTI(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外文局实施和管理的一个考试认证。但一个很悲催的事情是,这个认证,多数翻译公司是不认的,能不能干活,还是做了我的测试稿再说。偶觉得最大的原因是,这种考试,不细分行业,不细分笔译内容,有些做了多少年很专业的合同译员,竟然过不了这样的考试。当然,反过来,通过这个考试然后什么也干不了的也多的很。
  翻译服务企业员工年龄结构:30岁以下占52%,40岁以上占员工总数15%。服务年限在1-3年区间的员工占总数47%,3-5年的占36%,5年以上占13%。
  这个数据能看明白吗?由于翻译订单往往是价低者得,翻译企业的利润也在很低的区间徘徊,作为翻译企业的员工,能拿到手的也就屈指可数了。能在一家企业待个三五年的,都是给足了老板面子了。员工经常以能离开这个行业为自豪,更不要提能有老手留下来做一些创新性的贡献了。
  国内翻译企业的翻译辅助软件的使用情况,TRADOS、SDLX和Wordfast分别占36%、11.4%和9%,其后分别是Catalyst、Passolo、MemoQ等。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包含不包含不使用翻译辅助软件的数据。但我了解到的一个真实情况是,大概有超过半数的翻译公司从来不使用翻译辅助软件,这对于小项目来说是无所谓的,但一旦触及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大项目,不使用翻译辅助软件就相当于一场灾难。不一致的术语,不一致的翻译风格,还有参差不齐的翻译质量,可能会使整个翻译项目惨不忍睹。
  翻译行业仍处在一个非常不规范的环境中,从客户到从业人员,从上游到下游,从全职到兼职,从不规范的事到不规范的人。看看国家翻译质量标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关于质量有没有可执行性?看看客户的翻译项目招标书中,有几个对翻译项目提出了量化的质量要求?看看译员中,有多少通过了相关内容类型和行业的笔译测试?看看那些翻译的成品,有多大比例通过了完整的TEP(Translation,editing and proofreading)过程?至于那些最新的翻译软件技术、机器翻译、项目管理,都距离国内翻译公司太遥远了。
  本文转载自翻译圈